打开微信,扫一扫登录

这次,李安输了吗?

网络   2019-10-16 09:03 13702 10

“必须做出一些改变,让去电影院变成一件让人兴奋的事。”

直到看到了热搜#李宇春献声李安新片# 才反应过来,李安新片即将上映了。

这次,李安输了吗?


面对李安新作《双子杀手》,市场反应似乎略显平淡,除了业内人士,国内观众也并没有像前几年李安新片那样热情地参与和讨论。


《双子杀手》在北美遇冷,口碑解禁时烂番茄新鲜度仅为29%,日前上升到了37%,而在IMDb平台,《双子杀手》的评分也仅为5.2分。


这次,李安输了吗?


这次,李安输了吗?


有人说,李安输了。


李安输了吗?


这个答案见仁见智,看你以何种标准定义。


比如说,法国就很喜欢这部电影,十多家主流媒体力挺李安,给出了四颗星的好评,而三星评价也基本上都很正面,法媒称“李安革新了动作片的电影语法。”


这次,李安输了吗?


虽然《双子杀手》剧本1997年已经成型,也曾多次传出将被搬上银幕,但最终,计划一直被搁浅,位列在《无法上映的54部电影》一书第52位。


直到李安来了,接下这个近乎“不可能的挑战”。他让史皇威尔史密斯与在大银幕上和年轻的“自己”大打出手,完成了这一场盛大的冒险。


这次,李安输了吗?


在过去近百年中,电影艺术一直讲求“24格真理”。超过24帧/秒拍摄的电影被称为“超高帧”电影,不仅稀少而且伴随争议。比如彼得·杰克逊的《霍比特人》系列,以48帧/秒拍摄,被某些人认为画面太过清晰,偏向油画质感,而缺少了“电影感”。


什么才是电影感?


李安认为,恰恰是时候改进这个定义。


他带来了120帧+4K+3D的《比利·林恩的中场战事》。


这次,李安输了吗?


真正的沉浸式体验,不仅仅是讲述故事,更是被慢慢渗透、与共同角色经历。无论是炮火四溅的战场,还是炫目华丽的舞台,临场感都极为强烈,仿佛伸手可触。


观众从未离人物如此近,近到可以读出面孔之下的情感与人性。


如此真实,如此生动。


这才是电影技术革命的冲击力所在。

这次,李安输了吗?


新片《双子杀手》,沿用了120帧+4K+3D的拍摄格式,还要加上14FL(亮度单位)和real D(音效)等新技术指标。如果说以前电影讲究的是身临其境是临场感,那么,《双子杀手》更进一步,要把观众拉进故事里,享受那种参与感。


为了不漏破绽塑造“23岁的威尔·史密斯”,李安与百名顶尖特效师们花了近两年时间,仔细研究了史皇年轻时的作品,从面容细节到表演风格,从骨架到毛孔,甚至衰老过程中鼻子长度和肤色的变化,都一一掌握,最终出现在画面里的Junior栩栩如生。


这次,李安输了吗?


他皮肤的光泽、纹理,瞳孔的大小、颜色,面部表情和一举一动,都毫不失真,完全经得起观众审视,连眼泪流下的弧度都极尽真实。


这次,李安输了吗?


在技术加持下,影片中的追车和打斗戏码也尤为真实、连贯。一场飚摩托的重头戏,爽燃程度接近真人“吃鸡”。


这次,李安输了吗?


这次,李安输了吗?


李安的可贵在于,他已是电影大师,却还甘于做电影的学生。


从业生涯中一直追求进步,挑战自我。


当年的《断背山》,一众大牌导演和演员曾因题材小众、难度太高而辞演。李安接下导演工作,成就一部影史经典,抱回首座奥斯卡最佳导演。拍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》时,很多人不看好将一个加拿大人写的“寓言”搬上大银幕。结果李安用光影征服全世界,拿到了第二座“小金人”。


这次,李安输了吗?


在大家都觉得他功成名就,可以安心“养老”时,李安领先行业一步,将120帧+4K+3D的梦绘制成真。


他不断思考,当越来越多的人会在手机或其他小屏幕上看电影,那未来,大银幕的意义会是什么?


他继续冒险,“必须做出一些改变,让去电影院变成一件让人兴奋的事。”


因为热情,他先行一步,挑战未知;也因为危机感,他一次又一次在别人的质疑下不断前行,不断往行业更高的地方走。真正的成功人士从不会在半山腰停下脚步。因为对他们来说,人生就是一场翻山越岭的冒险,巅峰永远在前方。


这次,李安输了吗?